驰骋鄂托克草原天路,共赴暖城那达慕之约
引擎轰鸣,车轮丈量魅力鄂托克;天路壮美,盛情链接暖城那达慕。2025年8月11日至12日,驾游草原天路寻找神奇那达慕2025年可爱鄂托克神奇大草原自驾游活动在鄂托克旗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作为2025年鄂尔多斯暖城那达慕活动的重要前奏,紧扣北疆文化品牌建设和自治区旅游四地发展战略,通过规模化自驾体验、文旅深度融合与跨区域协作,成功打造了一场彰显草原魅力、助推产业升级的文化旅游盛事,为鄂托克旗建设全国草
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14锚定振兴坐标 绘就三家乡发展新图景
2025年,站在十四五规划决战决胜与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的历史交汇点,辽宁建平县三家蒙古族乡(以下简称三家乡)以奋进之姿踏浪前行。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乡高举党的创新理论伟大旗帜,将上级决策部署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凝聚干群合力。从思想引领到项目建设,从农业根基到民生改善,各项工作既稳扎稳打又亮点频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质效并举的良好态势,为全年目标
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12千年古村的文化密码:鸣山村让历史遗产“活”起来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的鸣山村有着1700年历史的古村,曾以古树多、古屋多、名人多闻名浙南。村中4棵百年榕树荫蔽着八大古建筑群,南宋大儒陈傅良曾在此留下诗篇,清代知县蔡时豫从此地走出。八座清代古宅里回荡的不再是往日的寂静,而是拉坯机的转动声与年轻人的欢笑声。真正让古村重焕生机的,是历史基因与现代非遗的奇妙化合反应。 为积极响应政策,村两委启动老屋唤醒计划,将闲置古宅统一租赁改造。构建平阳非遗产业孵化基
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14麟创助农实践团深耕沙田镇:以设计为笔,绘就麒麟文化与农产融合新篇
2025年7月6日,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小璇带领麟创助农实践团前往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沙田镇开展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产品设计系主任敖景辉、副主任刁培煌、辅导员丘庆达、韩奇、陈琪、美育教研室潘莹莹一行同行。 图 1团队成员及老师出发图 调研访谈活动:深挖麒麟文化 体察农产实情 带着 如何让传统文化与农产品结合 的思考,实践团首先来到沙田镇麒麟文化馆。在沙田镇东澳村书记助理的讲解下,团队系
作者:杨悦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14河北金融学院学子深入蔚县,探索“小剪纸”何以剪出“大民生”
随着春节申遗成功,与春节相关的传统民俗文化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深入探寻非遗文化魅力,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自7月1日以来,在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的组织支持下,纸韵蔚剪非遗实践团走进剪纸艺术之乡河北蔚县,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启了一场探索非遗剪纸的旅程。
作者:李淼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14安财学子三下乡:探寻安徽省农村生态治理之路
近日,安财学子团深入蚌埠市及怀远县、五河县、固镇等地,开展山高水美,绿色中华探究美丽中国背景下安徽省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情况主题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直面农村生态治理痛点,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生态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为了调研皖北农村生态治理情况。7月10日到7月13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冲冲鸭队暑假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于雪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蚌埠周边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刘硕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13寻梦拾光探古城环保实践显担当——安财学子开展怀远县古城镇环境调研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带着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关切,2025年7月14日至17日,在队长的带领下,一行8人奔赴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镇,开展关于怀远县古城镇环境污染以及垃圾处理情况的实践调查活动。 奔赴古城:带着使命开启调研之旅 7月13日,夏日的阳光炙热而明亮,寻梦拾光队的队员们怀揣着对实践调研的期待,乘车前往怀远县古城镇。沿途的田野风光虽美,但队员们心中更多的是对此次调研主题的思考
作者:魏宇彤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13关注乡村农药污染,探寻绿色发展之路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安徽省乡村农药使用处理现状调研
这些农田附近的池塘水都泛灰了,水里连鱼虾的影子都看不到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的一处农田边,安徽财经大学管工学院月牙队队员张兆琦看着眼前的景象,神情凝重地记录在调研笔记上。2025年7月10日至13日,安财学子聚焦无药可行?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安徽省乡村农药使用处理现状探究主题,深入蚌埠市固镇县及五河县新集镇开展实地调研,探寻乡村农药污染治理的破局之道。 当前,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农药污染占
作者:李飞扬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13乌石村:画笔点活致富路 “石”绘产业新画卷
湘赣边界的浏阳市小河乡乌石村,正以艺术为笔,绘就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的画卷。从最初引入农民画室,到2017年启动“三年规划”锚定艺术特色村发展,乌石村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民画、创意画、经典油画,特别是特色石头画及文创产品为核心的“文化振兴”之路。
作者:吴巍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13陕西职院学子扎根紫阳沃土,推普助老兴茶旅
2025年7月3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阳光同行社会实践队深入中国富硒茶之乡紫阳县,开展为期11天的深度实践。团队面向易地搬迁居民、基层干部、老人、儿童等群体,以推普破障、文化助老、茶旅赋能、政校联动四维模式,探索高校智力资源精准对接县域发展的新路径。 语路生花推普行动:以语言促融合、以推广促认同 作为全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团队,团队先后走进仁和社区、城区养老服务中心等5个社区、2家养老机构,创新开
作者:尚倩 张时骏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13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千秋基业,系于教育。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 芙蓉学子乡村振兴的青年们分赴乡村、脚踏沃土,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桑植县刘家坪小学的孩子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用稚嫩的童声朗读课文;湖南农业大学会议室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最新农业科技项目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这些撒播在希望田野上的种子,正逢春萌发。 这些生机勃勃的图景,背后是湖南中烟数十载如一日,情怀不变、责任在肩,将社会责任融入教育公益实践,通过教育捐赠
编辑:丁桃日期:2025-08-12乡野披绿,振兴方兴
乡村振兴的深层要义,在于让生态底色与发展活力同频共振。第三个国家生态日将至,以生态文明为笔勾勒乡村振兴图景,既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关键,更是守护乡土根脉的必然选择。 生态为基,让乡村产业振起绿色羽翼。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乡村产业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浙江安吉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理念,将竹林资源转化为生态旅游、竹制品深加工等绿色产业,既守护了竹海风光,又使村民年均收入再创新高;福建长汀曾
作者:陈奕帆 苏钦泽编辑:丁桃日期:2025-08-12青春接力小岗梦振兴路上再出发——栀子花队探究小岗村农业乡村振兴发展
2025年7月24日至25日,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栀子花队在队长魏宇彤的带领下,一行11人奔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青春无价,小岗前行探究小岗村农业乡村振兴发展实践调研。团队成员苏雨龙、余金强、达芸、王鹤姿、朱耔萱、潘禹辰、李昊柠、李丽华、杜珍笑、努尔阿米乃姆・阿卜力米提在指导老师张博的带领
作者:刘硕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11安徽财经大学实践团队赴凤阳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传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7月13日至7月15日,安财学子走进滁州市凤阳县,以文化浸润+人物访谈+实践调研的方式沉浸式感受地方历史底蕴,零距离对话花鼓灯传承人,全方位了解非遗发展现状,以青春之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 踏访历史足迹,感知文化脉动 7月13日至7月1日,实践团队走进凤阳县博物馆、文化馆开展非遗文化学习。场馆内展陈的凤阳凤画勾勒出浓郁的当地风情,展示出凤阳地区深厚的文化根基。博物
作者:李飞扬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11小月亮队深入凤阳调研助力花鼓文化传承发展
2025年7月13日至15日,由许紫璇担任队长的小月亮队一行十人,奔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开展了以凤阳风华,花鼓陈情凤阳花鼓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调研分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旨在深入了解这一国家级非遗的传承现状,探寻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路径。 凤阳花鼓,起源于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融合了曲艺和歌舞的民间表演艺术,素有东方芭蕾的美誉。2006年,凤阳花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
作者:李飞扬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11朝阳县东大道乡:聚力攻坚启新程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锚定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收官目标,辽宁朝阳县东大道乡在县委、县政府与乡党委政府的统筹引领下,以"一盘棋"思维凝聚全乡合力,以"钉钉子"精神抓实重点任务。从项目建设的铿锵推进到民生福祉的持续升温,从社会治理的精细深耕到作风建设的固本培元,东大道乡正以实干为笔,在1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东大道力量"。 项目为基强引擎 产业升级蓄动能 产业兴则乡村兴,
作者:崔京钰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11菌香漫沃野 产业兴乡村 ——辽宁北票市黑城子镇花菇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纪实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在辽宁北票市黑城子镇的田野间,一簇簇饱满厚实的花菇正从菌棒中探出头来,不仅撑起了农户的"钱袋子",更串起了一条从田间到市场的全产业链。花菇作为香菇中的珍品,以独特口感、丰富营养和广泛市场应用稳居食用菌产业重要地位;如今随着大众健康意识提升与高品质食材需求增长,其产业规模持续扩容。深入剖析花菇产业的经济效益,既是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的关键,更是撬动农民增收、推动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作者:崔京钰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11教育筑基强乡脉,设施赋能兴乡村
7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乡脉文火,创赋未来社会实践队队员吴睿走进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对话电教编教师吴宪东老师,聚焦乡村教育设施资源配置现状展开调研。此次走访不仅为暑期乡村实践活动锚定精准坐标,更试图从教育基础设施与乡村振兴的深层关联中,探寻三下乡实践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乡村振兴,根基在教育,而教育振兴,始于设施的完善与效能的释放。 一、设施短板:乡村振兴的隐性梗阻 下午3时,
作者:侯文慧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07西工大实践队调研盘荣村林下经济,解码苗乡振兴双轮驱动路径
2025 年 6 月 29 日,在西工大派驻融水挂职的县委常委、副县长袁源带领下,西北工业大学 “融水苗乡振兴行” 实践队深入融水县怀宝镇盘荣村,调研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村寨基层治理情况。调研中发现,盘荣村因地形限制,创新 “香杉木 + 中药材” 立体种植模式,依托山区气候形成独特农业格局;西工大投入 20 万元援建现代化种植示范基地,并助力开发 “金毛狗脊” 全产业链,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双赢;同时,盘荣村通过 “一约四会” 和 “积分制” 推进移风易俗,简化红白喜事、缩短 “四月八” 敬牛节时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实践队感悟到乡村振兴需产业与文化双轮驱动,表示将以青年力量助力更多乡村探索特色振兴路径。
作者:易子锋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06云南勐海县曼勐养村集体增收5倍背后的党建密码
曾几何时,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曼勐养村也深陷集体经济发展困境。破局的关键,在于村党总支牢牢握紧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这把金钥匙。短短几年,成效惊人:202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突破500万元,实现近5倍跨越式增长,生动绘就支部有作为、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的振兴画卷。 一、组织领路:强核心,绘蓝图 科学规划 从有想法到有规划。曼勐养村成立振远农业专业合作社,村党总支书记任理事长,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理
作者:李建宽编辑:波特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5-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