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从来都是社会关注的话题,参与“感谢恩师·你我同行”公益服务活动,将感恩之心化为感恩之行,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调查采访,多形式回访
团队成员分别采用录制视频采访和访谈报告的呈现方式,多样化的回访形式使此次师生情实践活动更加丰富。
团队成员先回访了高中母校江苏省盐城中学,他们采访的不仅是曾经教导自己的高中老师,更是他们的大学校友。这样的双重身份让此次采访充满了温情和深意,让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更加紧密。王时平,徐晓颖和孙东楼三位化学老师都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团队成员在盐城中学化学组办公室对三位老师进行了访谈。
图为访谈报告
团队成员又探访了东台市实验小学,跟随王丽丽老师的步伐重走母校路。团队成员用镜头记录母校变化,用麦克风记录老师谆谆教诲。
图为成员采访王老师
师生对话,感悟教育力量
在东台市实验小学的教室里,摄像机对准了从教23年的王老师。面对镜头,王老师回忆起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爱心的工作,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成长。”王老师的言语朴实却充满力量。就目前社会现实来看,王老师认为教师这一职业并不能被机器人所取代,她反复强调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等等方面,这些与人沟通的问题是需要老师这一社会群体亲力亲为的。
在访谈环节,团队成员们与老师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老师们分享了自己从教多年的心得体会,也表达了对学生们的殷切期望。团队成员们也向老师们汇报了自己的成长与收获,并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孙东楼老师寄语团队成员:“趁年轻,努力奋斗,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去看想看的风景,去做想做的事,一点一点实现自己的目标!”他说这是他在南师读书时他的老师对他说的,现在他把这句话送给年轻人,从某种意义来说,更是三代南师人的传承!
图为成员与老师合影留念
体悟总结,传承教育薪火
回访母校,采访中小学老师,不仅是一次感恩之旅,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反思与未来展望。对于大学生而言,此次活动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历程,感悟老师当年的辛勤付出与无私教诲,进一步理解了教育的深远意义。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大学生们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与使命,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受益者,更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
对于社会而言,此次活动展现了教育传承的力量。中小学老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坚守与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回访,社会大众能够更加关注教育工作者,理解他们的付出,从而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教育工作者感受到职业的成就感与价值,进一步坚定了他们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信念。
每位团队成员表示,期待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教育的薪火代代相传,让社会的未来更加光明。(通讯员:朱可欣,崔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