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团场职工群众的法律意识,提升依法维权能力。5月21日,新疆兵团第五师八十一团司法所联合塔斯海垦区人民法院,为职工群众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民法典》知识讲座,进一步推进基层民法典宣传教育工作,让法治之风吹进千家万户,吸引了众多职工群众前来聆听学习。
解锁日常工作生活“安全密码”,筑牢风险防范意识。讲座现场,塔斯海垦区人民法院法官结合团场职工日常生活实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民法典》中与大家息息相关的内容,包括婚姻家庭、土地承包、民间借贷、财产继承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法官们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职工群众听得津津有味,也更容易理解法律的内涵。在讲解婚姻家庭相关法律时,法官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纠纷案例,详细阐述了法律的规定和处理原则;在讲解土地承包问题时,结合团场土地实际情况,解答了职工们在土地流转、承包期限等方面的疑惑。同时,塔斯海垦区人民法院法官针对团场职工经常遇到的借款、买卖、承揽合同纠纷,依据《民法典》合同编相关条款,进行了细致解读。在讲解借款合同时,法官结合团场职工的真实借贷案例,详细说明了借贷合意、款项交付、利息认定等关键要点,并强调要留存好相关证据,以便在出现纠纷时能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互动答疑气氛热烈,现场学法热情高涨。此次《民法典》知识讲座,互动答疑环节将讲座活动推向高潮,现场职工群众提出了借钱没写书面借条,只有转账记录,钱能要回来吗?农产品丰收了,交易合同里没写清楚付款时间,收购商拖着不给钱怎么办?装修公司装修质量不达标,还耽误了入住时间,能要求赔偿损失吗?现场职工群众纷纷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积极踊跃提问,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法官和司法所干警耐心地一一解答,给出专业的法律建议和要解决方案。
讲座时,塔斯海垦区人民法院法官还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详细解读了职工群众遇到的普遍问题,如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把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大白话,为近100名职工群众送上“法律干货”,指导职工群众如何规范签订常用合同、明确双方责任以及如何降低签约风险。参加培训的5连职工王某某表示,通过这次培训,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也让我们对法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实践中,我还意识到法律运用需要时刻考虑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既要以维护正义为目标,也要以实现社会和谐为准则。
此次《民法典》专题讲座,进一步加深了团场职工群众对民法典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大家把学习民法典与本人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工作方式常态化,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营造“人人学法、人人守法”的浓厚氛围,也为团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助力团场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讯员 侯宝成 刘枫玲 陶成青 蒋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