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加强健康中国建设,传播文明健康知识,提高村民的卫生素养,7月初至中旬,西安培华学院夏乡医源队12名大学生赴宝鸡市岐山县开展暑期 “三下乡” 活动,以医学专长服务乡村,传承中医文化,践行青年担当。
健康服务进乡村 岐黄薪火映初心
在宝鸡市岐山县,夏乡医源队队员们利用所学的医学知识,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量血压、艾灸、拔罐、刮痧等服务,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实际的帮助,也增强了他们的保健意识。
图为西安培华学院夏乡医源队为凤鸣镇居民进行艾灸服务
队员们在吴绍村、北寨子村、凤鸣西路社区,分别开展了健康讲座。通过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们普及了“三高”“用药安全”“颈椎病的预防”等常见问题,让每位村民都能关注自身健康,做到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图为西安培华学院夏乡医源队带凤鸣西路社区居民做预防颈椎病操
理疗活动进行的同时,队员们也在村民中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当地居民对岐伯中医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中西医的看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形式,队员们不仅收集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还向居民们普及了中西医的异同与互补之处。
图为西安培华学院夏乡医源队了解鸣镇居民对中西医的看法
洗手护眼润禾苗 童心筑梦担使命
为加强孩子们的卫生习惯,队员们在凤鸣西路社区参加“禾苗课堂”中,聚焦实用健康技能。详细讲解并分解示范“七步洗手法”,辅以口诀帮助记忆,通过现场模拟和纠错确保掌握。紧接着,系统教授规范眼保健操,纠正穴位按压手法,培养科学用眼习惯。互动积极,掌握要领者获糖果鼓励。
图为西安培华学院夏乡医源队与凤鸣西路社区儿童做手工
探寻岐黄之源,传承中医薪火
在“三下乡”期间,队员们走进岐伯纪念馆,开启了一场浸润中医文化的深度研学之旅。在冯老师专业而生动的讲解下,队员们依次参观“医祖堂”“开卷有益”“岐伯学堂”“百草玄妙”“杏林春暖”五个展区。
“医祖堂”中,岐伯雕像庄严肃穆,冯老师讲述其与黄帝论医的典故,让千年医道智慧鲜活呈现;“百草玄妙”展区陈列的各类中药材标本,结合冯老师的细致解说,让队员们直观感受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此次参观,不仅让队员们领略了中医文化的魅力,更坚定了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决心。
图为西安培华学院夏乡医源队与岐伯纪念馆冯老师合照
夏乡医源踏田垄,根脉深处识药香
为了更加准确的了解到中草药生长环境,队员们奔赴陕西利世田丰药材基地在杨总管带领下深入药田,讲解丹参、黄芪的生长与药效,队员们近距离观察触摸。在弥漫药香的加工厂,杨总管讲解切片、段块等形态差异。队员们体验揉捻黄芪段块。南郭村胡书记介绍了公司药材种植规模与道地品种及销路。此行贴近了中药的生命本真——不仅是药材,更是大地与劳作的结晶。亲历方知“一药之成,诚非易事”,这份体悟将指引珍惜与传承。
图为陕西利世田丰药材基地杨总管带西安培华学院夏乡医源队参观丹参生长环境
队员们纷纷感慨,此次 “三下乡” 是一次深刻的成长洗礼。从面对村民问诊时的些许紧张,到能从容开展健康服务;从对中医文化的一知半解,到在岐伯纪念馆里感悟千年医道的厚重,在药田间触摸药材生长的力量,他们真切体会到医学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护佑生命的责任。未来,他们定会带着这份收获,在医学道路上坚定前行,让青春在服务社会中绽放更绚丽的光芒。
图为宝鸡蔡家坡医院领导与夏乡医源队合影
(西安培华学院:邹弋乐 路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