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发展网讯(通讯员:徐和)近日,中南大学“星火计划”基层实习实践云南昭通支队全体队员在昭通市委组织部王星耀科长的带领下,探访“龙氏家祠”,寻找民国岁月痕迹,领略滇军将领风采。这座承载着民国风云与多元文化交融的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为支队全体同学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体验。
图为支队参观合照
建祠初心:家-族-国一体的历史印记
龙氏家祠始建于1930年,由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主持修建,历时12年落成。据了解,他修建家祠的初衷,在于通过儒家“忠孝”理念强化家族认同,同时以彝族文化元素注入民族自豪感。他将个人、家族、民族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结:通过祭祀仪式唤起家族凝聚力,以建筑符号传递对国家的忠诚。这种“家-族-国”三位一体的理念,在当时的西南边疆地区,具有增强民族向心力、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意义,也为今天的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历史参照。
中西合璧:大展文化交融之美
祠堂内厢房的设计巧妙地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交融元素。从整体的建筑结构来看,它依然保留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飞檐翘角和雕花窗棂,彰显着浓郁的东方韵味。走进厢房内部,队员们便发现了许多中西结合的装饰风格:既有典雅的明清式桌椅,又有舒适的欧式沙发。厢房在房灯设计上也别具一格,结合了中国古代的宫灯造型和西方的水晶吊灯,营造出温馨而浪漫的氛围,这种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不仅展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更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真谛。
图为龙氏家祠内厢房
滇军将领:乱世中的军事、治理雄才
此次实践中,队员们认真聆听了龙云生平事迹,深入了解了这位有名的“滇军将领”。他曾于 1927 年在云南发动政变,成功推翻唐继尧的统治,为云南带来了新的政治局面。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组织滇军参战,派出大量兵力奔赴前线,为抗击日寇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军队在台儿庄战役等著名战役中表现出色,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图为龙云戎装照及其故居、家祠、公馆位置
面对内忧外患,龙云以务实作风稳定地方局势,推动经济、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变革。其中,支持滇缅公路建设、组织抗日募捐、维护西南大后方稳定等举措,为全国抗战贡献力量。其治滇策略既延续传统治理智慧,又吸纳现代管理理念,使云南在民国时期成为相对稳定的发展区域,展现出地方领导者的远见与魄力。全体队员纷纷表示:龙云将军拥有着伟大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胸襟,衷心感谢他在维护云南自主发展、抵御外部势力干预方面的努力。同时,也向他晚年参与民主运动,支持新中国建设的行动致敬。
龙氏家祠:伟大的物质文化遗产
参观的最后解说员老师热忱满怀地说:“今日的龙氏家祠,不仅是龙家个体的纪念碑,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其建筑语言传递的包容精神、家国情怀与务实态度,为当代青年提供启示,要在文化传承中敢于创新,在治理中兼顾稳定与发展,在多元中寻求共生。龙云留下的不仅是物质遗产,更是一份关于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个体与集体的精神答卷!”
龙氏家祠历经近百年风雨,从家族祭祖之地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功能不断演变,但始终传递着家国同构的精神内核。无论是中南青年在此聆听历史故事,还是各地游客在牡丹花海中感悟传统文化,龙氏家祠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唤醒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使全体队员们意识到:历史不仅是过去的记忆,更是通往未来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