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9月08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打造乡村治理“数字账本”,药大学子以专业优势赋能乡村振兴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阶段,数字化正成为撬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点。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要求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向基层治理渗透。在此背景下,中国药科大学“千方百计为镇兴3.0”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陕西省镇坪县竹节溪村,成功落地自主研发的“村民信用管理小程序”,为破解乡村治理碎片化、村民参与不足等痛点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痛点破局:从纸质档案到动态云账本

“从前我要熬夜统计村民的积分加减,现在有了小程序,我在手机上审批加减法请求就好嘞!”竹节溪村村支部书记何万军这样说。长期以来,竹节溪村采用纸质档案记录村民信誉信息,统计消耗时间多,村民查询不便是常态。实践团队敏锐地发掘了这一痛点,依托理学院数据科学专业优势,根据《竹节溪村村公约“加减法“积分制考核细则》,针对性地开发轻量化微信小程序,设置信用积分管理的核心模块。社区网格员可实时通过上传村民考核记录,为村民加减积分;村委会管理人员可审核加减法请求,增派新网格员与管理员;村民通过手机端可实时查询积分、申报参与公共事。实现“行为-积分-反馈”闭环管理,构建起乡村自治的“数字账本”。

落地攻坚:三步走打通最后一公里

为确保小程序真正“用得起、用得好”,团队采取三步策略:一是村委会介绍推广。团队联合村委会召开会议,向各村支书现场演示小程序基本功能,收集到各村支书对于小程序功能优化的意见十数条,如建立积分排行榜,发送加减法通知到村民端,调整首页公告内容等,约定在后续的2.0版本中,逐步体现上述功能。二是网格员集中培训。团队对村内公岗值班员统一演示使用流程,对操作存在问题的值班员手把手指导,帮助其完成数字化操作任务。掌握审核流程;三是走访村民入户推行。团队成员分为两个小组,开展入户帮扶,协助完成登录使用,确保各家各户至少有一人掌握基本使用流程,并告知意见反馈途径。

未来,团队将持续优化迭代功能,与村委会共同完善《村民信用管理小程序暂行规则》。“我们希望将把竹节溪村的试点经验形成标准化方案,助力更多乡村拥抱数字化浪潮。”项目负责人赵昕昱介绍道。(赵昕昱、张旭)

上一篇:青岛科技大学“橡尚逐源,公廉万家”实践队赴莒县:探公心廉韵,绘就实践成长图景
下一篇:红心筑梦井冈情,实践赋能砥砺行——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红心柚”暑期社会实践队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