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9月07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 青承桃韵·非遗兴农 ”暑期社会实践团用青春脚步丈量乡村振兴之路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总有一群青春的身影勇立潮头。为深入挖掘阳山水蜜桃的文化底蕴,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7月20日,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青承桃韵 非遗兴农”文化助力实践团赴无锡市阳山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聚焦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阳山水蜜桃”,通过实地调研、非遗访谈、科技助农体验等形式,探寻水蜜桃产业背后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

探千年桃韵遗风,承非遗匠心薪火

实践团来到当地代表性桃园——“桃缘仁家”果园,在负责人姚总的带领下,学生们深入桃林,学习阳山水蜜桃种植技巧,了解现代化滴灌系统、生态防虫技术等科学管理手段。

“我们坚持绿色种植,每一颗桃子都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负责人姚总介绍道。在采摘的过程中,队员们还深入学习了阳山水蜜桃的非遗文化,深刻感受到了果农们“匠心种桃”背后的艰辛与智慧。每一颗桃子,都是果农们心血的结晶,都是他们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传承。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果园负责人进行参观学习。项茹 供图

直播助农不带货?探寻乡村振兴新思路

在访谈中,实践团发现果园老板通过直播推广水蜜桃文化,但始终坚持“不带货”原则。“我们希望通过直播让更多人了解阳山水蜜桃的历史和种植故事,而非单纯销售。”果园老板真诚的话语,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乡村振兴的新方向。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只有让文化活起来、传下去,乡村振兴才能具有生命力。于是,队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新媒体专业知识,为桃园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宣传视频。他们提议将非遗故事、农事体验等元素巧妙融入视频内容中,让观众在欣赏视频的同时,能够感受到阳山水蜜桃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与观众的情感联结。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果园负责人进行采访。项茹 供图

青春力量倾注文化传承,科技赋能农业未来

团队参观了阳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智能大棚内,物联网技术与Y型栽培模式相结合,全周期展示了桃树生长全过程,鱼菜共生系统体现了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

产业园正通过“科技+农业”模式,不断推动水蜜桃产业提质增效,也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团队成员们纷纷感慨,传统农耕与智能科技的结合,正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阳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参观学习。项茹 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不仅深切感受到了阳山水蜜桃“千年桃韵”的文化魅力,更亲身体验了科技为农业发展注入的蓬勃活力。实践团队长项茹同学表示,后续将系统整理调研成果,创作“阳山水蜜桃”主题宣传视频、文创设计方案,并通过社交媒体矩阵进行推广,以专业所长赋能产业传播,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新动能。(来源:“青承桃韵·非遗兴农”乡村振兴促进团 ;审核老师:王路瑶)

图为实践队全体合照。项茹 供图

上一篇:澳娱综合将于“湖北・武汉澳门周”精彩呈现澳门特色美食
下一篇:百年工艺入非遗:山云汤料 “两磨两碎”传统制作技艺 赋能广西米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