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9月07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安徽财大“融创兴乡队”深入皖中三地 探寻文旅融合助农新路径

2025年暑期,安徽财经大学“融创兴乡队”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围绕文旅融合赋能乡村发展主题,对合肥巢湖市烔炀镇、山口凌村及小岭南开展专项实地调研。调研周期为7月上旬至中旬,团队以社会实践为核心手段,通过与基层治理主体、村民及市场经营主体深度访谈,结合文献梳理与实地观察,系统挖掘三地在政策衔接、实践创新及村民参与层面的典型经验,为皖中地区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支撑。

图一 “融众兴乡队”在合肥调研合照

一、政策衔接:三地实践的战略导向契合

皖中地区近年围绕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构建政策支持体系,为乡村文旅发展提供保障。经实践调研发现,三地实践均与区域战略高度契合,形成差异化落地路径。
烔炀镇依托历史文化保护政策,将古镇开发纳入巢湖文化旅游带规划,在修缮古建筑的同时引入适配业态,实现商帮文化保护性利用;山口凌村以非遗保护政策为依据,通过工坊建设与传承人培育,推动传统技艺赋能乡村;小岭南紧扣农旅融合政策,以合作社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与农耕体验开发,探索农业与文旅协同路径。

二、实践创新:三地差异化路径的核心探索

团队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访谈,梳理出三地基于资源禀赋的创新实践路径,破解乡村文旅共性问题。
烔炀镇以“历史融创”破解古镇空心化,整合历史建筑资源按传统工艺修缮,优化业态并策划文化活动,实现历史资源向文旅吸引力转化;山口凌村以“非遗赋能”破解传承断层,改造古民居建非遗工坊,构建分层传习体系并开发文创产品,兼顾技艺传承与经济收益;小岭南以“农旅融合”破解农业附加值低,依托合作社推进标准化生产,设计农耕体验项目,构建“生产+体验+销售”产业链。

图二 团队成员深入非遗拉面馆调研

三、村民参与:三地实践的民生保障机制

调研过程中,团队通过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及参与式观察,发现三地均构建多元机制保障村民主体地位与收益。

烔炀镇以文旅合作社整合资源,村民通过房屋入股或劳务参与获取收益,重大决策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山口凌村依托非遗产业提供就业,村民参与生产、服务及营销形成“传承—就业—增收”联动;小岭南通过“土地流转+劳务服务”带动增收,村民参与项目决策,实现与文旅发展深度绑定。

图三 深入与村民交流

此次调研以社会实践为核心载体,系统梳理三地经验,同时识别出基础设施、专业人才等现存问题。后续团队将基于实践成果形成专项报告,为地方规划优化提供参考,助力皖中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撰稿人;江俊蕾)

上一篇:湖南长沙德雅路社区:“德润乐龄 幸福邻里”惠民资金项目声乐班开课
下一篇: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 “三下乡” 实践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