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西区通海路街道文景街西社区以“让家门口的便利融入日常” 为目标,紧扣“小切口、微改造、精服务”核心原则,通过整合多方优质资源、统筹辖区公共文化资源,激活“党建红+物业优+服务实+企业助”融合发力,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以夏都俊园小区为核心辐射点,成功构建“10分钟幸福生活圈”,打破社区、物业与居民间的无形壁垒,让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持续升温。

以党建引领,畅通小区“微循环”
社区党委充分发挥“轴心”作用,小区党支部协同发力,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凝聚多元合力,积极引导辖区单位、“两新”党组织、文明单位等16家签订“契约化”党建共建协议,共同发起“我为家人去服务”志愿活动10余次,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同步聚焦特殊群体,建立“结对帮扶”机制,针对性对小区2户困难户、10户独居老人开展包联服务,实现居民需求与服务精准对接。为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前移服务阵地,通过“三移两化”模式,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前移至小区,以创建“红色物业”为抓手,在物业增设了俊园小厨、暖心图书角、爱心驿站、便民维修站等便民空间,同步盘活闲置资源打造“俊园社区荟”,推动小区服务从“基础办事”向康养、购物、文化协同的全龄服务场景升级,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覆盖生活的便捷服务。

以微格精治,破解小区“微症结”
通过优化网格体系和激发网格员活力,以单元为最小治理单位,将夏都俊园小区划分为“1张总网格、3个居民网格、27个单元微网格”三级微格治理体系,以招募报名、居民自荐、群众推荐、物业选派、社区邀请等方式,推选产生楼栋长、单元长,实现“能人当长、资源下沉、服务前置”,明确各级权责,确保治理无盲区。社区将“未诉先办”与“网格处置”相结合,推出“五步”工作法,以网格每日巡、居民经常访、信息随手报、小事及时办、大事共商议的五步治理模式,掌握社情民意、矛盾线索、风险隐患等信息321条,办结率超90%,为居民解决矛盾纠纷32起,噪音扰民问题下降40%,实现居民诉求“化解在网格、解决在源头”。

以社企相融,激活小区“微动能”
紧扣“同题共答、双向落实”核心,构建“党建引领、社企协同、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携手“穿警服的副书记”、司法所、物业企业等共治合伙人,将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窗口设置在小区物业,通过“固定驻点+流动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劳动合同争议、法律咨询等咨询30余件,让专业法律帮助触手可及。结合小区老年居民占比高的实际,持续深化“文景五和集市”,定期组织集中业务办理、义剪义诊、家政服务等公益活动,将按摩、剪发、磨刀等便民项目延伸至居民身边,将志愿者力量深度嵌入物业日常服务、便民代办、特殊群体照护等服务环节,让社企相融的“微动能”转化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以捆绑服务,提升小区“微服务”
社区党委深化“社区+物业”“党组织+党员”双联动机制,着力实现治理模式从粗放向精准高效转变,将社区2名党建指导员嵌入物业一线开展党群服务,1名专职网格员嵌入楼栋网格开展帮办代办服务,通过“双嵌入、双服务”模式使物业服务实现“30分钟响应、8小时办结”的服务承诺。依托“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行动,通过“敲门问需”精准锁定居民需求,与物业队伍深度融合,共同组建365 红色快修队、红色服务队等6支专业队伍,为居民解决下水管道堵塞、屋顶漏水等实际问题42件,确保问题闭环解决。动员小区在职党员“网上履职、网格尽职”,结合各自岗位职责,从“定时定点”向“随时随地”进行转变,确保民生实事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小切口撬动大治理,微服务汇聚幸福感。文景街西社区以党建引领强保障、以微格精治提效能、以多元协同优服务,让“10分钟幸福生活圈”从蓝图变为现实。下一步,文景街西社区将继续深耕“精服务”理念,在细节上持续发力、在创新上不断探索,让“家门口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留得住,让幸福生活在小区治理的持续精进中常伴常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