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1月15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学术与实践双向赋能,广东一学生工作室五载深耕创新创业领域

2025年11月11日,广职院智家研创学术工作室正式发布《2020-2025年五周年发展报告》,系统呈现了该团队五年来在学术研究、项目实践、人才培养及行业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成果与探索经验。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术研究融合发展的典型样本,该工作室的成长路径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据了解,智家研创学术工作室前身为2020年10月成立的“智家工作室”,最初植根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2024年完成战略性改制升级,挂靠学校创新创业学院,标志着其进入专业化、系统化发展阶段。五年来,工作室以“搭建多元融合平台、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输出高质量成果”为核心使命,逐步形成横跨该校8大核心学院、覆盖50余个热门专业的跨学科团队格局,累计招募成员400余人,构建起“理工科筑基、经管类赋能、文科类增色、艺术类添彩”的人才矩阵。

在业务布局上,工作室聚焦学术研究与创新创业实践双主线,形成相互赋能的发展模式。学术研究方面,团队深耕知识产权保护、校企合作理论两大核心领域,重点探索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等前沿议题,五年来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5篇+,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3项。知识产权建设方面,申请专利1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4项,为技术创新筑牢法律保障。

创新创业实践领域,工作室针对社会需求与行业痛点,打造了三大核心项目。“安‘适’利处”项目聚焦家庭安全需求,研发基于机器人技术的智能化应急处理系统,破解传统智能家居设备联动性差、应急响应不及时等问题,相关技术已获得专利授权;“北斗赋能”项目融合高精度定位、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城市车位共享管理平台,为缓解停车难、提升车位利用率提供解决方案,契合当前地方推进智慧停车建设的政策导向;“非遗绣韵”项目则以广府金绣传承为核心,运用AI、VR/AR等现代科技,打造智能定制平台与沉浸式体验体系,探索传统工艺活态传承与市场化发展的新路径。三大项目均在各级创新创业赛事中表现突出,累计斩获“创青春”“京东方杯”等赛事奖项数十项。

人才培养与合作交流是工作室发展的重要支撑。团队构建“校外专家引领、校内导师护航、学生主体运营”的三级管理体系,配备“一对一”指导导师,设立清晰的成长晋升通道,形成“老带新、传帮带”的良性氛围。导师团队涵盖行业实务专家、企业骨干、学术研究者及校内骨干教师,提供理论引领、技术支撑、实践指导与资源对接等全方位支持。同时,工作室积极拓展外部合作,与黑龙江省未来发展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济南管理科学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与校外优质企业深度协同,构建多元化合作网络,获评2025年全国大学生技术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协办单位”。

报告显示,五年来工作室也面临过阶段性资金短缺、行业竞争加剧、内部资源协调等挑战,通过优化预算结构、申报科研经费、强化差异化创新、推动协同合作等举措实现逆势成长。展望未来,工作室将继续深化“学术研究与创新创业实践双向驱动”模式,聚焦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等前沿议题,推动核心项目技术迭代与市场落地,完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扩大合作范围与深度。

目前,《2020-2025年智家研创学术工作室五周年发展报告》电子版已通过工作室官网(https://www.fdie.com.cn//nd.jsp?id=83&id=83)主动公开。教育领域专家陈贺强(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家“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副主编)表示,该工作室通过跨学科融合、产学研联动、理论实践互促的发展模式,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落地、复合型人才培养及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其探索对于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具有积极意义。

 

 

上一篇:广安岳池城乡社区治理 | 金秋送暖·桂香传情——社区长者手工制作香囊锤活动
下一篇:COP30“联合国角”启动“全球绿色发展实践案例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