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黑龙江鸡西市鸡冠区西鸡西街道以“主动发现、快速响应”为核心理念,牵头搭建起全域救助网络,探索出“街道主导、医院联动、救助直达”的创新服务模式,让特困人员、流浪群体等特殊困难群众的救治服务“最先一公里”畅通无阻。

“袁大爷,身体怎么样?药按时吃了吗?”近日,西鸡西街道民政助理代淑娟来到民康医院探望特困供养人员袁大爷。去年秋天,正是街道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他身体不适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助流程,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据民康医院信息科负责人王雷介绍:“袁大爷因未办理残疾证,未能满足集中供养条件。我们接到街道求助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先住院后审批,确保救治不耽误。”这一“救治直通车”模式,打破了传统审批壁垒,实现了“持身份证明即可优先住院”的便捷服务。
如今,这一便民举措已在西鸡西街道全面推广。救助范围从特困人员拓展至低保户、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街道与辖区医院共同建立常态化紧急响应机制,明确受助对象遇紧急情况可“零手续”优先接诊,实现“边救边医、先救助后补证”的高效服务模式。

“基层街道正成为特殊群体救助的‘第一响应人’。”代淑娟说,“我们通过构建‘街道—社区—医院’三级联动网络,用流程‘减法’换取服务‘加法’,既守住了民生底线,又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度。” 西鸡西街道的创新探索,不仅让救助更加高效便捷,也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样板。用一份温情守护民生,用一张网织密保障,街道与医院的携手联动,让“温度”成为基层救助工作的底色。
